据区农技中心近期对蔬菜测报点、重点蔬菜园艺场和部分蔬菜种植户田块调查,2022年松江区春季小菜蛾、菜青虫的发生情况如下:
1、预报依据
1.1 小菜蛾
![]() |
![]() |
||
1.2.1 成虫调查
据区农技中心蔬菜测报系统调查,小菜蛾性诱成虫始见于3月13日,截至5月15日,单钵累计性诱虫数145头,低于去年(176头)17.6%,比近三年同期平均(154头)少5.8%,比近五年同期(170.4头)少14.9%。性诱峰期出现在4月8~12日,蛾峰量为30头,占总诱蛾量的20.7%。
图1 小菜蛾性诱数据比较
1.2.2 幼虫调查
田间虫情调查,甘蓝有虫株率8~17%,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.42头,平均单株卵量0.33粒。目前虫情上升较慢,今年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预计低于往年均值。
1.3 菜青虫
![]() |
![]() |
1.3.1 田间卵量调查
根据区系统调查数据,今年本区菜青虫卵粒的始见期为4月1日,比2021年早4天。截止到5月15日,今年菜青虫平均田间卵量49粒,比2021年同期平均卵量(58粒)少15.5%,比近五年同期(60粒)少18.3%。
![]() |
图2 近几年菜青虫田间卵量对比图
1.3.2 幼虫调查
据区测报点田间虫情系统调查,截止到5月15日,今年全区在甘蓝上有虫株率5%~17%,幼虫平均单株虫口0.3~2.2头。
2、发生趋势分析
今年3月以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2℃,有利于两种害虫发育和繁殖。近期因疫情影响,田间管理疏忽,打药和除草频次比往年明显降低,杂草中荠菜较多,且正处于结荚期,浓重的芥子油味极易吸引小菜蛾和菜粉蝶,所以寄主作物的丰富和吸引可能导致虫口基数进一步增大。综合以上因素和田间调查,预计在5月上中旬后开始进入三代小菜蛾和二代菜青虫危害高峰期,请各镇加强虫情发生动态监测,因地制宜指导好基层的防治工作。
3、防治意见
3.1防治适期
按照小菜蛾、菜青虫的虫态历期推算,建议第一次防治适期为5月16日~18日;第二次防治适期为5月21日~23日;第三次为6月初。后期再根据残存虫口密度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防治。
3.2防治用药
蔬菜推荐农药中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品种较多,防治中可自行选择。按照近期温度状况,防治小菜蛾可选用:苏云金杆菌、多杀霉素、阿维菌素、氯虫苯甲酰胺,或茚虫威等。防治菜青虫可选用:苏云金杆菌、苦参碱、阿维菌素、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、茚虫威等。按照说明书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,掌握好农药安全间隔期,并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。